原创 长三角铁路加强运力管家婆精准一肖一码100%l?供给 保障电煤运输
中新网上海1月24日电(谢梦圆 陈聪瑶)近日,全国大范围出现寒潮降温,企业和居民用电需求不断攀升,长三角区域内多家电厂用煤需求陡增。为此,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铁集团)优化运输组织,加强运力供给,保障管内18家直供电厂电煤运输畅通,截至2025年1月24日,各电厂合计存煤376.3万吨,同比增长14.9%。
受北方冷空气影响,位于江苏徐州北郊的国能徐州发电有限公司,今年冬季迎来持续用电高峰,自2024年11月供暖以来已发电逾15.62亿千瓦时。为保障电煤运输畅通高效,上铁集团徐州铁路物流中心联合徐州机务段、徐州北站等单位持续加强电煤运输组织,全程抓好机车运用、机列衔接,按需加强夜间作业组织,合理编制调车编组计划,确保铁路直供电厂电煤及时运达。为提高极寒天气下卸车效率,该中心提前协调接卸企业制定冻煤卸车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卸车机具及队伍,全力提高冻煤卸车速度。
在安徽淮南,铁路站场内的设备机械开足马力,全力运转。担负淮南市谢桥、顾桥等相关煤矿电煤运输任务的上铁集团淮南西站下属潘集站自入冬以来,每日根据电煤出车计划,采取优先配空、优先装车、优先挂运、优先股道安排的“四优先”措施,加快装卸车和调车进度,大幅压缩车辆停留时间,严防电煤专列在站内停留产生“冻煤”。自今年1月份以来,该站日均发送电煤列车730辆左右,货重超4.6万吨,有力确保华东地区电厂节日电煤需求。
连日来,安徽合肥夜间最低气温在零度左右徘徊,生活、生产用电量激增,周边电厂用煤需求明显增加。为解企业燃“煤”之急,上铁集团合肥车务段、合肥铁路物流中心、安徽铁道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加强与区域内煤矿、电厂、水陆联运港口的协调联系,深入现场了解掌握各电厂存煤情况,“量身定制”电煤运输方案,有序衔接煤矿与电厂间的运力配属,细化落实服务措施,做到电煤优先发运,精心保障合肥及周边地区居民用电需求。
地处“两淮”电煤运输主要通道上的杭州北车辆段阜阳运用车间,承担着区域电煤运输车辆技术状态检查,保障电煤运输专列优质车源供给的重要任务。入冬以来,他们选优配强车辆检修人员,加装车辆检修装备,采取24小时不间断人机分工作业模式,助力电煤车辆“多拉快跑”。截至目前,该段已护航163万吨电煤安全及时抵达各大电厂。
上铁集团货运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自2024年11月15日冬季用电高峰到来后,长三角铁路已累计发运电煤13.4万车、逾850万吨;单日最高发运2653车,逾16万吨。下一步,铁路部门将进一步发挥路网优势,加强运输组织,加大运力供给,全力保障冬季电煤等国计民生物资运输需求。(完)
吴江浩: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外资企业有进有出是正常现象。确实有部分外企退出中国,但没有出现所谓“逃离潮”。过去几年,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贸易保护主义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跨国投资出现普遍性下滑趋势。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统计,2023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额减少18%,主要外资流入目的地都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像印度减少47%,东盟减少16%。与之相比,外国投资者对华投资热情并未减退,依然坚定看好中国发展前景。2023年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人民币,引资规模仅次于2021年、2022年,处于历史第三高。同时,中国引资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到37.4%。
本年度入选项目的研究成果具有原创性突出、社会意义重大的特点。其中,“核孔复合体成熟度调控合子基因组激活”的研究,解决了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植物远缘杂交过程中‘花粉蒙导效应’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为未来实现植物远缘杂交、创制全新的植物种质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肠道菌源宿主同工酶是调控代谢性疾病的新靶点”的研究,实现肠道菌群的精准调控,开辟了疾病预防、诊断、干预新路径;“人体器官芯片及多模态精准测量方法构建”的研究在药物研发和筛选、个性化医疗、环境评估、航空医学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入选项目都是面向生命科学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解决热点问题。
中国经济的底气来自于多个方面。一是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有超大规模市场,中国人口达14亿,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到8亿人,消费需求广阔且增长潜力巨大。三是有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对中国经济保持强劲内生动力发挥重要作用。四是有大量高素质劳动力。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向“人才红利”提升,人才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数均居全球首位,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每年1000多万大学生走入社会,这些都是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五是绿色转型卓有成效,中国过去10年以年均3%的能源消耗增速支持了6.6%的经济增长,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绿色经济”已不是赔钱经济,而已成为新的增长源。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加至约40万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二,2023年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92.1万件。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