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中医张东岩——
“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侨界关注)
张东岩在匈牙利十余年,推广中医,行医治病,并热心公益活动。她在匈牙利传播中国文化,举办书法体验课、汉服体验课,参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交平台中医养生保健宣传视频拍摄,参与非遗作坊。
结缘中医
张东岩与中医结缘的道路十分坎坷。她说:“我小时候经历过两次重大意外,对我造成了严重打击。”两场重病让张东岩对医院产生了心理阴影,消毒水、麻醉药、针管,每一样东西都令她产生强烈抵触。在上大学之前,她从未想过自己未来的人生会和从医紧紧相连。
高考填报志愿时,为帮助女儿克服心理障碍并掌握自我保健能力,父母为她选择了中医专业。刚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张东岩看到银针就不自觉发抖,额头都渗出了汗珠,更别提拿起银针针灸了。
直到有一次晚自习,张东岩第一次翻开针灸书籍,她深深地被书籍中的内容所吸引,银针的背后蕴藏着深厚的中医智慧。她说:“中医不仅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哲学。”
自此,张东岩开始认真研习针灸。晨光熹微时,她对照铜人模型辨识穴位;暮色四合时,她研读典籍探究经络奥秘。中医的辩证论治如同钥匙,为她开启生命和谐之门,银针起落间既疗愈他人,亦重塑自我。
2015年,张东岩作为志愿者到匈牙利实习。在海外行医,张东岩首先要克服的就是语言问题。她辗转于各个诊所之间,一边观摩前辈老师如何治病,一边学习匈牙利语。
她用本子记下如何用匈牙利语进行中医术语的表达。本子上写得满满当当,页面被翻得翘起了边。张东岩没日没夜地背,白天她作为助教,学习用匈牙利语和患者进行简单沟通,晚上她挑灯夜读,将晦涩的字词反复练习,最终她考取了匈牙利语中级水平,拿到了匈牙利行医的语言“通行证”。
推广中医
张东岩在匈牙利当中医志愿者期间,当地进行了中医行业的改革。这让张东岩有了独立开设诊所推广中医的机会。她说:“中医讲究阴阳平衡、经络穴位、治病求本、天人合一。”中医不需要分门别类,仅靠医师的一双手来进行整体身体状况的诊断。在起步阶段,张东岩花了许多功夫让外国人接受中医理念。
张东岩印象最深的是一名老年女患者,她踝关节受伤出不了门,无法到诊所,于是张东岩便让她在家静养。在此期间,张东岩向她推荐了艾灸疗法,通过视频和图文,她耐心地告诉患者穴位的位置,一步一步地教她如何自己艾灸。
这也给了张东岩灵感。从这以后,每次给外国患者诊治完后,她都会给他们留“家庭作业”,告诉患者家属能缓解症状的穴位位置。她说:“为了让自我治疗更有效,我通常会在患者的皮肤上面画圈和箭头标明按摩穴位,定期让他们拍摄按摩视频‘交作业’。”
定期的“家庭作业”让养生逐渐成为他们的习惯。在更熟悉的环境进行自我诊疗,又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除了治疗结果,我希望他们在治疗过程中也保有愉快的心情。”张东岩说道。
2023年,张东岩加入了英国叶柳忠医师的寻真疗法夏令营,进一步开展对中医的学习和研究。张东岩负责的是一名被耳鸣困扰多年的中医推拿师。经过经络诊脉,张东岩判断她是胆经和脾经有问题,因此患者焦虑易怒、情绪不稳定。
张东岩说:“按摩和针灸一脉相承,都是对经络的疏通。她懂技法,但是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于是张东岩每天都会和患者进行“话疗”调节心情,早晨也会拉着她打八段锦,在一呼一吸之间修养心性。
在治疗过程中,这位推拿师也以自身经验指导张东岩完善推拿手法。这种“医患共修”的模式让张东岩深有感触:“治疗不仅是单向输出,患者反馈更能激发医者对传统疗法的创新思考。”寻真疗法养生营让“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在张东岩心中扎根,她说:“关注患者心态,以患者需求为本,是每个中医的责任。”
传播文化
来匈牙利十余年,除了行医治病,张东岩也致力于推广中医文化。她在海外线上平台做起了中医养生短视频,其中最受欢迎的一期是讲解“归来穴”的视频。
张东岩说:“我不希望大家只知道这个穴位是胃经29号,‘归来’的含义是回归本来,它在活血养血、疏通经络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视频,张东岩具象化地展现穴位的具体位置,让观众能够跟着视频进行自我调养。
张东岩会定时翻看评论区观众的反馈,发现外国人对“经络”这个概念很感兴趣。她说:“阴阳五行晦涩难懂,我便用浅显易懂的概念和他们解释。”张东岩经常将经络比作城市道路,当经络出现问题就是发生交通拥堵,针灸就像“交警”,起到缓解拥堵、促进血液正常流通的作用。
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越来越多人对中医产生兴趣,还有人通过她的视频慕名来到诊所进行线下诊治。张东岩通过线上线下联合教学,打通中医宣传渠道,让中医文化被更多人熟悉。
张东岩认为中医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让更多人了解真实的中国,她定期举办线下文化活动,在调节患者身心健康的同时传播中国文化。
在一次以“中国名”为主题的书法活动中,每个参与者都要取一个中国名字,张东岩的一名学生特意请她取名。
张东岩说:“直接音译英文名缺乏文化内涵,我想给他取个有寓意的中国名字,让他看到名字就能联想到背后的文化。”张东岩最终为其取名“康左泰”。“康”代表健康,“左”取自中药“左归丸”,“泰”寓意国泰民安。
她耐心地讲解名字的文化内涵,这位外国学员听完后非常喜欢,于是在活动中用毛笔工整写下了“康左泰”三字,稚嫩的笔迹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外文化交融,张东岩看到以后倍感骄傲。
“活动结束后我们互加联系方式,发现他的社交媒体后缀已添加‘康左泰’三个字,这让我特别欣慰,他把中国汉字融入了日常生活。”张东岩说道。
谈及未来,张东岩表示将继续完善中医临床工作,举办更多文化活动,推动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她说:“为心灵行善,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位患者,努力做到问心无愧。”
本报记者 杨 宁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4月21日 第 06 版)
发表评论
2024-05-31 18:36:38回复
2024-05-31 18:40:01回复
2024-05-31 18:43:35回复
2024-05-31 18:46:53回复
2024-05-31 18:49:33回复
2024-05-31 18:50:06回复
2024-05-31 18:52:52回复
2024-05-31 18:53:27回复
🤔(思考表情)
2024-05-31 18:54: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