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1日电 (记者 庞无忌)随着核心城市土拍升温,今年以来,中国主要城市住宅用地出让收入同比明显增长。中指研究院研究副总监李益峰1日在一场房地产形势分析会上表示,一季度中国300城住宅用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同比下降约5%,但出让金同比增长26.5%,一、二线城市平均溢价率较高。

土地出让金明显增长主要由核心城市“好地块”集中出让推动。李益峰表示,一季度杭州3次刷新当地土地出让楼面价纪录、成都两次刷新地价纪录,北京也首次拍出楼面价每平方米逾10万元(人民币,下同)的住宅用地。

中指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300个城市住宅用地成交楼面均价为每平方米5039元,同比增长32.6%。一季度,杭州、上海住宅用地平均溢价率分别达43.3%、29.0%,成都平均溢价率超20%,北京、杭州、成都等地成交楼面价创新高。

分析这一轮土地市场走热现象,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一大特点在于它不是由杠杆驱动的,房企不再是“任性”拿地。大部分地块也并未出现“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

他认为,政策端扶持是今年以来土地市场升温的直接原因。比如,去年以来各地取消土地限价(包括不限溢价率),取消竞配建、竞自持等。而且很多城市出台新规,支持建造新一代住宅,并在公摊计算、计容规则等方面提供支持。

此外,很多城市都把“压箱底”的好地块拿出来了。比如广州天河金融城、深圳南山深圳湾、上海静安区、北京海淀区、天津和平区、杭州西湖区等,这些区域处于城市核心区,许多已多年不供地。好地块抬升了地价水平,也有利于稳定新房价格和市场预期。(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