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寒假已至,多所高校开门迎客,如何让游客“校内游2023澳门最准免费资料”不虚此行?
随着寒假到来,大学校园再次成为家长和孩子们研学旅行的热门目的地。不少高校校内资源将对外“开放”,不仅提供了参观校园的机会,也规划了多样化的精品路线。这个时候也是各大知名高校“晒家底”的时候,各种博物馆、礼堂、体育馆都拿出来了。
各高校术业有专攻,学校里的设施都有自己的专业特色,来这儿也不仅仅是拍照打卡,各地高校都是如何让游客“校内游”有所收获的?
每逢寒暑假,清华、北大等知名高校就热度爆棚,不少家长都希望带孩子到名校走走看看。
面对不断升温的高校研学游,今年寒假期间,以清华大学来说,校园对外开放参观从1月16日开始,2月12日结束。开放日入校时间为8:00至11:00,13:00至16:00。个人参观可以通过“清华大学”公众号“参观清华”菜单进行实名预约。寒假期间,学校也规划了四条精品游览路线和六条红色讲解路线,为入校参观者讲解清华故事。
同时,这个寒假,部分高校的冰场也陆续面向公众开放,吸引了不少市民体验冰上运动的乐趣。在首都体育学院气膜滑冰馆,场馆管理中心主任关星告诉记者,学校的气膜滑冰馆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直冷式装配制冷技术,建有两个1800平方米的标准级滑冰场,可以进行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三个冰上项目。寒假期间场馆对社会开放,目前,已经吸引了学校周边不少青少年来这里进行训练。
东北的冬日,同样令人期待。不少家长选择在这个寒假,带孩子前往哈尔滨,不仅是为了体验冰雪大世界,还会特地安排时间,带着孩子走进当地的高等学府。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馆工作人员张滨楠介绍,寒假期间学校博物馆、航天馆取消了周一闭馆,除了除夕、初一、初二3天闭馆,其他时间全面开放。
而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寒假期间,校园对外开放,游客无需预约,只需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就可以进校游览参观哈军工纪念馆、海洋文化馆、船舶博物馆,同时,第十七届国际大学生雪雕节的64件雪雕作品目前也在校园内展示。
该校哈军工纪念馆宣教部主任满胜勇说:“学校在热门打卡点和人流密集区域,增设了值班人员。为给研学团队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学校专门组织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志愿者,精心设计了适合中小学生研学的个性化的宣讲内容,并设计了红色哈军工文化和蓝色船海文化两条研学线路。”
如果想在寒假期间带孩子感受艺术氛围,那上海音乐学院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个寒假,上海音乐学院向社会开放了校园里的音乐城堡、美育楼、城市音乐会客厅,美育楼中的东方乐器博物馆今年也是全面更新,参观者从中可以感受中华音乐之美。
当然,校园毕竟不是旅游景点,公众参观学校不应仅仅为了拍照打卡,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认为,开放校园,是让大众直接感受大学开放包容的治学精神和文化魅力的最好机会。
对大学而言的话,也要做好校园开放的工作。因为这些来游学的孩子和家长,他们其实是送上门的这样一种宣传契机,让相关的一些访客可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大学。一些大学其实也会组织一些义务解说员,往往都是大学的学生,他们来义务去进行大学的讲解,去介绍这所大学的历史,去探讨这所大学一些值得关注的重要的科研发现重要的人物等等。
对于家长而言,可以带着孩子到大学的博物馆、文史馆等去进行参观和学习。既看到当前的这种大学,也去了解过去的大学怎么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这些都是可以比较好地让大家去深入地了解认识大学,感受大学可以给他带来的这样一种人文气息,文化气息。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总台记者 孔颖 王殿甲)
中缅“胞波”情谊深厚,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中国最希望缅甸尽快实现稳定,与缅甸一道合作共谋发展的态度永远不会变。这既体现在国家层面,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的真诚态度,因为“共同安全”在中国社会内部有广泛而坚定的共识。但我们实现它的方式决不是以强力去干涉他国内政,甚至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去改造别国,这样的事情中国过去和现在没有做过,将来同样不会这么做。我们的选择是以老百姓的福祉为出发点,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用合作共赢的方式尽可能消除民生痛点,打击缅北诈骗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例子。
这是黄永宏第五次来华参加北京香山论坛,他评价这是一次“很好的行程”。中央军委副主席何卫东10月31日会见了黄永宏。根据中国国防部发布的新闻稿,何卫东表示,中方愿同新方一道,保持良好合作势头,坚决反对霸道霸凌,共同抵制“脱钩断链”,更好造福两国和地区人民。希望中新两军进一步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加强多边协调配合,为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贡献力量。黄永宏则表示,新方愿与中国军队拓展人员往来、联演联训等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新中防务合作水平,共同应对面临的安全风险和挑战。
英国雄心勃勃办的首届全球人工智能(AI)安全峰会即将于11月1日和2日召开,在英国筹办之初就冒出一个是否邀请中国参会以及中国会不会出席的问题。据英国媒体最新的报道,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还有来自中国外交部、科技公司和学术机构的代表,将应邀参会,与来自世界各国的同行就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发展等问题进行讨论,以期达成国际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