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今天澳门今晚马出什么(新春见闻)“中国布鞋之都”:一双布鞋“闯”世界
中新社洛阳1月21日电 题:“中国布鞋之都”:一双布鞋“闯”世界
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
中国人过年一直热衷于穿新衣、新鞋。春节前夕,记者走进“中国布鞋之都”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探访发现,这里鞋企正在赶制订单,一双双成品鞋从流水线上产出,即将“走”向世界各地。
“从2024年10月就开始忙,先是海外订单,现在临近春节忙着生产国内订单的春款鞋。”偃师区双龙制鞋厂负责人李志刚介绍,2024年其企业八成的产量出口至俄罗斯、韩国、印度等国家。
偃师是“中国布鞋之都”,经过60多年发展,这里汇聚600余家成品鞋生产企业,产业配套企业500余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是全国最大的布鞋、纺织面料鞋生产基地。
黑鞋面、千层底,外观质朴,穿起来舒适是很多人对传统布鞋的记忆。如今,一双布鞋在偃师实现了“七十二变”,成为时尚、潮流单品,畅销海内外。
“布鞋早已不是‘土气’的代名词。”偃师区鞋业协会秘书长张俊介绍,当下,布鞋仅鞋面就包括棉布、平绒、帆布、透气革、网面布、飞织布等多种材料,鞋底则采用橡胶、聚氨酯、复合大底等,既克服传统布鞋怕水忌湿的缺点,又保留柔软舒适的特性。
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偃师布鞋早已“走”出百亿元(人民币,下同)大产业。2024年偃师生产各类鞋4亿双,产值达120亿元。
当下,国内外鞋业市场竞争激烈。如何创新发展提升产品竞争力成为当地不少制鞋人的集中发力点。
近两年,汉服、新中式服装出圈走红,偃师制鞋厂家紧随市场变化推陈出新。
偃师布鞋设计师马育文看准时机,结合历史文献,在款式、面料等方面融入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
“90后”刘航鹰是当地一位“鞋二代”,根据市场需求“下菜”,创新产品很受市场青睐。他介绍,“现在大家很关注传统文化,未来几年,民族风布鞋、绣花布鞋依然有市场”。
付孔勇是偃师一家鞋类工作室的高级设计师,他曾在宁波从事鞋类开发设计工作10余年。他认为,健康、舒适一直是布鞋的两大卖点。
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愈加重视,偃师一些制鞋厂家在布鞋中添加艾草等中药成分、配置按摩鞋垫,依托自动化生产线,注重原创设计,运用新工艺、新材料,让布鞋更结实耐穿,销量可观。
近年流行的勃肯鞋、德训鞋、老爹鞋以及经典帆布鞋等,同样在偃师被广泛生产,且注重布料、颜色、款式的搭配与变化,兼具时尚与美观大方。
“海外地区对布鞋的需求不尽相同。”李志刚介绍,譬如,欧洲、非洲的消费者更青睐颜色鲜亮的布鞋,东亚地区则喜欢低调、简约的布鞋。
凭借较高的性价比和过硬的制鞋品质,外贸订单已成为偃师鞋产业的重要增长极。2023年偃师出口布鞋超1.6亿双,约占年总产量的40%,畅销美国、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欧洲、非洲、南美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
黄永宏也表示中美战略竞争是这一代人核心的难题之一,中美将继续是经济和军事大国,两国在意识形态、政治和价值体系上的差异也会一直存在,“不论是美国或中国衰落,世界都不会变得更好”。黄永宏说,“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美国和一个强大的中国,才能有效应对全球挑战。要改善双方关系需要的是两国的政治决心和努力。”
6。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中国(新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丰富跨境电商、物流全程协同等地方特色应用。扩大自中亚等周边国家优质农产品、食品进口。率先推进边境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全覆盖。扩大周边国家特色中药材进口,对进口睡莲花、秋水仙、洋甘菊、石榴花、玫瑰花、牛舌草等新疆急需中药材批量开展风险评估,加快签订双边议定书。探索进口大麦加工为饲用芽苗的闭环监管模式。依托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合作中心),加强与周边国家农产品、食品风险信息互通、检测执法互助领域合作。推进中国—中亚区域检验检疫安全技术合作与交流,搭建中国—中亚法规标准信息交流平台。推动综合保税区与自贸试验区统筹发展。实施重要矿产品“口岸+卸货地”联合监管模式。探索在满足监管条件的基础上,打造国际邮件、国际快件、跨境电商集约化监管模式。对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实施分层查验、分类监管。做好进口资源性商品的采信试点工作,鼓励符合资质要求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参与,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
《昆明市文明观赏红嘴鸥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于2023年11月1日起施行。《规定》从保持文明观赏距离、避免直接接触、文明拍摄、投喂符合质量标准的鸥粮等方面鼓励和倡导人们文明观赏;明确观赏红嘴鸥的3种禁止性行为,对常见的不文明行为进行了界定,旨在不干涉红嘴鸥的自然生活,构建人人爱鸥、人人护鸥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新创设行政处罚,对违反《规定》且拒不改正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处以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