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 刘育英)4月1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谈及国产大模型时表示,下一步,将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最近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火爆‘出圈’,激发了全社会应用热情和创新的活力,这也反映了人工智能技术快速突破的现状。制造业是人工智能技术产品落地应用的重要领域。”谢少锋表示。

谢少锋介绍,中国已形成覆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的完整产业体系。中国算力规模居全球前列,建成钢铁、煤炭等高质量的行业数据集,培育出一批竞争力强的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国产大模型登顶全球主流开源社区下载量的榜单,创造了“中国速度”。

中国国产厂商研发的AI手机、AI电脑、AI眼镜等智能产品已超百款,实现了“智”变升级。人形机器人主流产品已经实现“站得住、走得稳、跑得快”,正加快从“舞台上动起来”向“工厂里用起来”转变。

在应用赋能方面,谢少锋介绍,大模型在电子、原材料、消费品等行业加快落地,在研发设计、中试验证、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得到应用。如北京一家平板显示企业利用大模型一键生成排产计划,产线排产的时间降低了75%。

目前中国已累计培育40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谢少锋表示,下一步,将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一手抓供给,组织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揭榜挂帅”攻关,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的研发布局,加快建设工业领域高质量的数据集,夯实基础底座,推动“智能产业化”;一手抓应用,推动制造业的全流程、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智能升级,加快下一步超级智能终端的产业化、商业化进程。同时要建生态,引导耐心资本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