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全球资本似乎正在经历一场悄无声息的“大迁徙”,而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地,就是中国。德意志银行、高盛、瑞银等国际金融巨头纷纷发布乐观预测,称未来几年中国企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3月份,德意志银行旗下一只跟踪A股沪深300的ETF单周“吸金”2.39亿美元,规模创下2024年10月以来最大单周流入。

德意志银行集团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去年9月下旬以来,中国出台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以及经济数据的向好,让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兴趣不断提升,外资对中国股市的配置意愿显著回暖。

德意志银行集团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 斯蒂凡·霍普斯:我们的A股ETF,在去年9月和10月刺激政策公布时资金流入显著。最近在政府明确支持科技行业时,又出现了显著的资金流入。政府对民营企业、对技术的明确支持以及DeepSeek的崛起,所有这些都引起了散户投资者还有机构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兴趣。

而在今年的亚洲博鳌论坛上,高盛亚太区总裁施南德表示,随着中国市场不断扩大,其吸引力和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

高盛集团亚太区总裁 施南德:我们确实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更加乐观,我们看到中国创新的力量和广度时,投资者实际上可能会感到惊讶,有更多的理由相信这是一次持续反弹。

总台央视记者 乐融融:上海陆家嘴是全球资本进入中国的重要门户,在陆家嘴的写字楼里入驻了超过150家外资金融机构,而其中不少正是在这两年落户中国的,这其实也是外资金融机构加速在华布局的一个缩影。

截至2024年底,合格境外投资者已经达到了866家,共持有A股大约3万亿元人民币。外资持有中国债券规模也在2024年末超过4.2万亿元。这背后正是中国金融市场近年来持续深化制度型开放的体现。

上海等地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这些都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资产重估创造了良好环境。中国资本市场正从“估值洼地”迈向“价值发现”的新阶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