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滥施关税,加剧全球贸易紧张局势,中国外贸企业也因此面临成本攀升、订单骤减等不利影响。中国外贸企业需要克服哪些困难和挑战呢?
应对挑战
对于一些美国市场占比较大的外贸企业,美国政府提高关税,增加了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成本,导致美国客户购买意愿下降,不少企业面临订单暂停、减少甚至取消的情况。浙江台州临海市的一家企业,主要生产厨房家居类的塑料用品,据了解,这家企业已经深耕海外市场20多年,75%的产品销往欧美等国家,此次美国关税上涨,企业订单损失超过1.5亿元。
浙江双马塑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杨文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企业也不能坐以待毙,比方说像扩大我们的东南亚市场,国家也特别提出让我们国内国际双循环,两条腿走路。
为应对关税,一些企业调整供应链,将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但这会增加生产管理成本和物流成本等。同时,产品价格因关税上涨,需求减少,又使企业利润空间受到压缩。这家生产汽车空调滤清器的企业本部位于广东东莞,为了打造“中国总部+海外节点”的分布式供应链体系,该企业去年8月在泰国建立了工厂,产品的核心研发和高端部件生产环节则留在东莞。
艾尔佳集团董事长 张武:国内市场我们这几年加大开发力度,目前在国内占到30%左右,所以把单一市场的这个劣势弊端,已经努力降到最低了。
企业开拓其他市场时,不仅要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品标准、认证要求等,还要适应市场需求、消费习惯、销售渠道等,因此在出口转内销时,会面临不少问题。在厦门,这家主要出口织带饰品的企业就曾一度“停摆”。
厦门姚明织带饰品有限公司印刷部经理 姚玉龙:10%左右的产能,做出来的产品是有积压,当时主要是美国这一部分。
据了解,这家企业销往美国市场的产品主要是“拷克带”。这些印有雪花、麋鹿、圣诞树等图案的拷克带,是西方节日里用于家居装饰的“标配”。眼下,企业正在将这些元素进行“大改造”,变为适合内销市场的产品。
美国关税政策频繁变动,缺乏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企业难以制定长期的生产、销售和投资计划,增加了经营决策的难度和风险。浙江宁波慈溪是我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其中出口美国的占比约16%。这家企业在美国加征关税后,出口到美国的冰箱、洗衣机等电器积压了将近3000台。虽然美国客户预付的30%定金,足以覆盖大部分重新翻包的成本。但对于少了三分之一出口订单,企业仍需通过拓展多元化市场抵御风险。
飞龙家电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沈雪江:美国加征关税我们只能应对。但是我认为目前的情况我们有足够的应对方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如何破局
面对美国滥施关税造成的困境,中国新一代外贸人正积极调整策略,寻求突围之路。总台记者走进生产一线,了解真实情况。
“关税战”背景下,记者在广东遇到了一位女老板陈国霞,她经营的玩具厂以出口为主,客源涵盖日韩和欧美市场。干了十八年外贸的她,前不久第一次和美国老客户“红了脸”。
中旺玩具(东莞)有限公司负责人 陈国霞:实际上,中国的工厂拿的最低的利润,真的是辛苦钱。加税25%的时候,我们和美商吵得特别激烈,那一人就一半。关税到五十几之后,我就没再谈了,我看都不看了。必须提高你的销售价,你们想清楚了,我们再来谈。
陈国霞开厂十八年,一直给全球高端品牌代工。和老客户吵成这样,还是头一遭,面对关税霸凌,她拒绝了美国客户的压价。
中旺玩具(东莞)有限公司负责人 陈国霞:我们有一个MADE IN GREEN(绿色制造),从原材料全品类开始,都在绿色制造的范围之内。这也是我们在多年前布局,能够拿下来的高门槛。我们日本客人这一次带了十二位大客户来,我们的欧洲客人把后面的订单也下给我们了。
给世界顶级品牌代工,陈国霞其实不愁销路,但这场关税战,却戳到了她的痛处,也戳中了许多外贸企业的痛处。
东莞市茶山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会长 王振:知识产权是人家的,商标是人家的,现在先暂停出货,生产出来怕客人不要,你不生产,工人暂停在这里。给人家做代工,你没有一点话语权。五六年前,我们一直在讲,大家一定要赶快想办法做品牌。
两周前,国家发布政策,帮外贸企业扩宽内销渠道。电商平台来人选品,这一仗,大家决定一起打。
京东婴童玩具负责人 陶丽娴:其实很多企业不知道国内的市场怎么样,想做,但不知道怎么启动,或者切入这个电商平台,到底难不难?团队人员的配置,一些基本的这些运营,可能还是会有一些投入。
中旺玩具(东莞)有限公司负责人 陈国霞:我相信今年一定是一个机会,如果我今年的品牌,国内市场都打不开的话,我觉得后面就没有机会了。中国已经发展成一个强国,作为中国企业怎么能够不跟上来?
总台记者 庄胜春:晚上九点四十,刚下班的工厂。那边是他们的生产线,现在还亮着灯。这边就是他们的员工宿舍,挂了好多衣服。真的发现有一些企业,借着这个挑战,思路跟眼界开始变了,重新抖擞、鼓足精神,再去拼一把。
共克时艰
中国外贸企业以变应变,积极应对风险挑战,而从政府到平台也在主动出击,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市场。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这就是中国外贸企业逆势而上的底气。
政府搭台、平台联动,一场助力企业拓展外贸转内销的行动正在各地展开。在北京,商务部门开展“外贸优品网上行”出口转内销对接活动。多家平台则通过开设专区、开通优质外贸企业绿色入驻通道、启动外贸优品专项扶持计划等举措给予支持。湖北武汉在4月26日启动了外贸优品中华行湖北站暨“乐购湖北”消费季。200多家国内外贸企业现场展示,同时在线上打造外贸优品专属线上销售专区,支持外贸企业开设网店。
中国企业的底气从何而来,再到正在举行的广交会上找答案。第137届广交会第二期线下展,展览总面积51.5万平方米,与此同时,供采双方都在积极开拓线上新渠道,将广交会现场展示搬到线上,为贸易合作开辟更广阔的空间。在一家陶瓷家居企业展位上,参展商通过实景拍摄,在线上同步展示商品亮点,实现全球贸易“朋友圈”扩容。
俄罗斯采购商 林娜:我在俄罗斯贸易公司工作,在这里很多漂亮的东西,但是有客户没有时间,我拍视频、拍照片发给他们。
中国企业的底气还来自提前布局的产业链、供应链全球化布局。
而在拓展新兴市场的同时,一些企业还借助中国与东盟成员国的优惠关税政策,申领原产地证书,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在江苏常州,当地海关依据不同企业的业务特点与出口方向,量身定制降税减税方案。同时,多渠道指导企业申请“经核准出口商”资质,获得资质后,企业可自主出具原产地声明,与传统的原产地证书具备同等效力且无需再到海关签证,享惠更加便捷。
常州海关关税科关员 魏蔚:我们会针对企业的产品以及它的市场情况,进行专项的指导,帮助企业来了解这方面的信息。现在已经有10家企业获得了经核准出口商的资质。
发表评论
2024-05-31 18:36:38回复
2024-05-31 18:40:01回复
2024-05-31 18:43:35回复
2024-05-31 18:46:53回复
2024-05-31 18:49:33回复
2024-05-31 18:50:06回复
2024-05-31 18:52:52回复
2024-05-31 18:53:27回复
🤔(思考表情)
2024-05-31 18:54: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