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4月25日电(记者 任思雨)“我今年最大感受就是,往年大家聊得最多的是票房投资,今年所有人几乎都在聊AI。”在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一场主题论坛中,编剧张珂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开年以来,各种AI工具频频成为网络热议话题,而作为与技术紧密相连的艺术形式,电影一直以来都在拥抱最新的技术革新。今年北影节的多场论坛、沙龙,嘉宾们不约而同提出了同一个问题:AI技术究竟会给电影行业带来哪些机遇与隐忧?
机遇:超强助手与降成本大师
“它是一个潜力无限的‘魔童’,明年坐在这儿的时候,大家有非常吃惊的观感。”导演俞白眉说,日新月异的AI正在飞速覆盖影视全链条,并将带来巨大的革新。
在他看来,AI像一个超级图书馆和资料库,在创作剧本阶段,它就是一个非常强的搜索工具,比如想要检索军事动作电影里有过的精彩桥段,那些过去依靠巨大硬盘和人力搜索的工作,现在都可以交给AI。
多位创作者都提到,在搜集资料的前期阶段,拥有强大归纳总结力的AI可作辅助工具使用。编剧张珂举例,如果让AI把100场戏的剧本提炼出100句话,再生成导图,很容易就能看到故事线的轻重缓急、节拍节奏。过去这项工作需要花费好几天才能完成,而AI可能只要1分钟。
“我写剧本最大的乐趣就是用AI设计海报。”编剧刘毅说,自己目前已经用AI取代所有的搜索引擎,创作剧本时,AI可以根据人物描述生成角色的画像、海报,让文字剧本变成图文并茂的剧本。

除资料辅助工具外,AI也带给创作者一些思路灵感。《误杀3》导演甘剑宇说,自己在创作中尽可能拥抱AI,比如一些分镜借助AI来实现,在创作《误杀3》前期美术图时也用到了AI来辅助。
导演贾樟柯也透露,《山河故人》的创作思维有受到AI的启发,“我想如果没有当时AI的模型化、数据化的采集模型,重新生成语项的科学进步,可能也产生不了《风流一代》这样一种叙事方法和制作方法。”
关注AI多年,导演黄建新引用国内外调查数据算了一笔帐,他认为AI会带来电影成本的巨大降低。目前,市场上有相当一部分电影项目在电影创作本身的投入很低,而AI能让创作者在很低的成本里实践自己独特的想法。用好技术、讲好故事,再叠加独特的艺术个性,将会是一个创作上的良性的结构。
隐忧:灵感依赖与版权黑洞
尽管AI的效率优势被大家频频点赞,但“更快”真的带来了“更好”吗?对于核心内容的创作,创作者们依然保持谨慎的态度。
在俞白眉看来,AI能不能提效,关键取决于使用者能不能提出好问题。如果问题不精确,AI提供的答案越多,反而会让人陷入选择迷宫,从而降低效率。
曾创作《金刚川》《革命者》《志愿军》系列电影的编剧张珂表示,虽然他会把AI当作查资料的助手,但在使用时必须非常慎重地比对筛选,特别是在创作党政军史题材内容时,AI的帮助作用不会特别大。
对AI给编剧行业带来的影响,他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可能年轻的编剧想入行,会变得有些困难,“因为我是做助手出身的,我们不需要助手了,你想从大编剧的助手逐渐成长为一个青年编剧,这条路会很窄。”
张珂并不建议年轻的创作者让AI介入到自己的内容创作和思考中,因为如果在构思阶段就把AI当作合作者,就会不可逆地依赖它。当这种效率形成一种路径依赖的时候,成长性会很容易走偏或被扼杀。
而在AI席卷浪潮下,影视创作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可能会面对创意危机以及侵权的风险。
俞白眉谈到,AI让每个人兜里揣了一个强大的工具,但也让现有的版权想维持下去非常艰难,“我们没法告任何一个大平台说这个恐龙形象是从斯皮尔伯格抄袭过来的,因为这是AI导过一手的。”
针对AI引发的法律争议,律师周俊武指出,风格不受版权法保护,但角色形象若高度相似,仍可能越界。
对AI训练数据的版权归属,他表示,当前各国对“合理使用”界定不一,国内法院倾向于认为,只要生成内容与原始素材不构成“实质性相似”,即不侵权。但若通过AI技术使用肖像、声音,仍需权利人授权。

未来:无法被AI取代的创作乐趣
多场论坛中,创作者们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作为工具的AI可以给电影创作带来很多帮助,值得大家欢迎和拥抱,但它不能替代人在电影创作中的核心作用。
导演陈国星呼吁,创作者要始终保持主体地位,将AI作为辅助工具,深入生活挖掘素材,在与AI协作过程中坚守艺术初心,实现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打造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电影佳作。
具体到AI的使用上,导演贾樟柯更关心的是AI影像生成问题。去年,他曾用AI拍摄了一支短片《麦收》,他觉得AI技术进步很快,但存在一个问题:AI始终依托数据而生,即使它生成一个崭新的影像,视觉元素基本都是二手材料。

他举例说,“剧本中是一个山西的村庄,结果生成的空间永远是广东的特别是潮汕的村庄,一看那个建筑就是潮汕的,我们不停地生成,出来一星期全是潮汕的农村。这说明数据模型里面缺少北方农村已有的素材、数据,所以它就产生不了。”
在贾樟柯看来,自己未来还会去使用和学习AI,但依然无法抗拒拿着摄影机进入到真实的现场拍摄,“这种乐趣是AI无法取代的。”
导演黄建新也谈到了同样的观点,AI需要预设,但那些不可预知的,在导演指导下演员碰撞出的微妙瞬间、以及超越了想象和计划的爆发瞬间,才是电影现场拍摄的魅力,因此将来是一个并存的创作状态。
“技术跟我们其实不矛盾,它能帮助我们,我们的独特它也代替不了。”黄建新说。(完)
发表评论
2024-05-31 18:36:38回复
2024-05-31 18:40:01回复
2024-05-31 18:43:35回复
2024-05-31 18:46:53回复
2024-05-31 18:49:33回复
2024-05-31 18:50:06回复
2024-05-31 18:52:52回复
2024-05-31 18:53:27回复
🤔(思考表情)
2024-05-31 18:54: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