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航拍广西梧州春日图景。中新社发 何华文 摄

文/陈溯

4月以来,广西、广东西部多地出现较重旱情,尤其广西大部区域气象干旱情况已达“特旱级别”。

特旱的同时,最近几天,南方多地迎来多轮强降雨天气,广西一些地区出现洪涝灾害。

广西为何一边特旱一边暴雨?后期天气形势如何?

4月降雨量不足常年同期二成

去年年底以来,广西地区降水较常年偏少,今年4月以来,多地降雨量更是不到常年同期的两成。近日,广西大片地区出现高温,蒸发加速,干旱进一步加剧。据气象部门监测,广西大部地区气象干旱已达特旱级别。

广西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祁丽燕表示,2024年11月以来,广西平均降雨量110毫米,各地降雨量在60至300毫米之间,较常年同期偏少三至七成,气象干旱呈反复发展态势。

今年年初,气象干旱开始发展,2至3月得益于自然降雨和人工增雨影响,广西气象干旱有所缓和。但4月以来,降雨持续偏少,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再度发展,据气象部门监测显示,4月21日河池南部、百色中西部、贺州西部、玉林南部及南宁和沿海地区,土壤墒情不足。

据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监测,2024年11月以来,西江流域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少六成,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少。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统计,截至4月21日,广西南宁、柳州、桂林、梧州、防城港、钦州、贵港、百色、贺州、河池、来宾、崇左等12市55个县(区)出现干旱灾害,累计造成43.1万人受灾,因旱饮水困难需救助人口8.8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1.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约2.1亿元。

祁丽燕表示,每年4至5月是西南暖低压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在它的控制下,广西常出现高温、低湿、少雨天气。

广西出现今年首场超警洪水

在干旱影响的同时,洛清江支流西河20日10时50分出现超警0.37米的洪水,为广西今年首场超警洪水。

祁丽燕称,春末夏初是广西强对流多发季节,特别是桂北百色河池等地是强对流高发地区。强对流天气的特点是降雨分布不均,会带来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强对流能会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强大的力量,具有很大的破坏力。

近日,冷暖气流交汇下,中国南方多地出现了多轮强降雨过程,监测显示,23日,浙江中南部、福建西部、江西东北部和南部、湖南南部、广西北部、广东北部等地出现大雨或暴雨,广西河池、百色和广东韶关等局地大暴雨。

今年以来,除了广西,我国南方多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大幅偏少,部分地区出现重旱或特旱。截至4月中旬,南方多地的降水量大幅偏少,江苏、广西为同期第一少,安徽、江苏、广东、广西等地出现重旱或特旱。气象专家表示,在前两天降雨的影响下,安徽、江西部分地区的气象干旱有所缓和。

未来几天警惕旱涝转换

我国南方地区强降雨通常在每年主汛期前就已经开始,对于广西来说,春末夏初容易出现短时强降水,并出现洪涝灾害。

近日,南方降雨明显发展增强,并伴有强对流天气。22日,长江中下游等地出现暖区对流降雨,局地现大暴雨,安徽祁门雨量达到141.7毫米,打破当地4月单日降水量纪录,江西上高、万载出现了12级雷雨大风,打破当地阵风纪录。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几天,南方降雨重心将进一步南压,华南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有利于缓和广西、广东等地旱情。

气象部门预计,预计4月底前,广西有3次降雨和强对流天气过程,但由于降雨分布不均,部分地区降雨量仍偏少,一些地区气象干旱仍将持续。此外,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较大,需谨防旱涝急转,并防范强对流天气的不利影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