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宁波4月19日电(林波)4月19日,“夜航船:徐冰和他的学生们”主题展在浙江宁波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启幕,共展出中国当代艺术家徐冰和他的25位学生的近百件作品。该展览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动画、新媒体等多个领域。

“夜航船”取意自明末文人张岱的同名类书。张岱借“夜航船”隐喻日常谈话中所蕴藏的博学与深意,称“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
这与徐冰在艺术教育中对知识生成方式与学习关系的深度探索不谋而合。
在艺术实践中,徐冰的作品横跨东西方文化语境,在国际艺术界产生深远影响,特别在语言学和符号学领域,始终以极具突破力的艺术创作拓展着艺术的边界。他曾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Artes Mundi国际当代艺术奖”等多项荣誉。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特别展出宁波天一阁藏清抄本《夜航船》二十卷。
从打破语言边界的《英文方块字书法:今天用什么做艺术》到解构东方寓言的《猴子捞月》,从用社会现场重构文本考古学的《背后的故事:题跋研究》到借监控影像重构现实的《蜻蜓之眼》电影……作者注意到,本次展览呈现徐冰近50年创作生涯中的重要作品。

以“英文方块字”作品为例,这是徐冰自1993年起创作的一种全新书写形式,其表面形似汉字,实则拼写英文单词,将中国书法的笔意结构与英文字母的语言逻辑巧妙交融。
在徐冰看来,尽管他与学生是教与学的关系,但他心里清楚一点,“我实质上不如他们,因为他们比我年轻。在对新事物的敏感度上,对未来趋势的认可度上,以及生理的适应性上,一定比我强。他们代表未来,这是生物层面的,是进化的本能。这真让人羡慕”。
本次展览策展人段少锋表示,这场展览并非传统的师生联展,不是一场答案展览,而是一次“提问接力”,是对当代艺术教育如何在技术狂潮中保持精神重量的思想实验,“徐冰老师的作品是种子,学生们不模仿老师,而是带着他的‘工具箱’——拆解文化的勇气、重构现实的脑洞、将生活转化为艺术的敏锐,长出他们的‘植物’”。(完)
发表评论
2024-05-31 18:36:38回复
2024-05-31 18:40:01回复
2024-05-31 18:43:35回复
2024-05-31 18:46:53回复
2024-05-31 18:49:33回复
2024-05-31 18:50:06回复
2024-05-31 18:52:52回复
2024-05-31 18:53:27回复
🤔(思考表情)
2024-05-31 18:54: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