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4月14日电(祁增蓓)14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该省2025年民生实事工程,含就业稳基、教育提质、住房保障、惠民服务、交通出行等十大类45项民生实事工程。

“在民生实事工程项目安排上,青海省将坚持普惠共享、问题导向、回应期盼、提升质效。”青海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楠介绍,让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各族民众。

图为青海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楠介绍2025年青海省民生实事工程安排。祁增蓓摄

——就业稳基方面,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和“春风行动”等公共服务活动,技工院校增设与新能源、绿色算力等新兴产业对应的专业。

——教育提质工程,实施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扩大青海理工学院、青海职业技术大学招生规模;公开招聘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1000名以上,招收国家和地方公费师范生500名以上。

——健康青海方面,健全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建成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10家医院试点“无陪护病房”。

——住房保障领域,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万套;为4910户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实施2.6万户以上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

——一老一小工程,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不少于1500户;为不少于1000名白内障患者开展复明手术;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确保全省总托位数达27360个。

图为新闻发布会。祁增蓓摄

——城市更新方面,开展城市和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 ;提升西宁市城市街道夜间照明条件,消除城区夜间照明盲点;新建、改造城市建成区排水管网460公里。

——和美乡村工程,实施和美乡村建设项目100个,改造或新建农村户厕2万座,实施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项目。

——关爱帮扶工程,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调整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为1.5万名残疾人(含残疾儿童)提供精准康复服务;向全省建档立卡或在册的4.9万户特殊群体,提供有线电视免费收视维护服务。

——惠民服务领域,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开展“双品网购节”等消费促进活动;实现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70处以上;建设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不少于3000个。

——交通出行方面,开展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100公里、危桥改造5座、“我家门口那座桥”工程500座;持续推进全省汽车客运站联网售票,提升民众出行体验。(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