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4月12日电(张煜欢 吴煜 应学)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胃病在中国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80%,其中慢性胃炎发病率约30%。浙江省中医院消化内科吕宾教授介绍,胃癌中一种特殊的胃印戒细胞癌值得引起关注,其在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中发病率逐渐增高。专家提醒,女性30岁后应有意识地把胃镜检查纳入体检,防患于未然。
近日,一名30岁的女患者因“呕血黑便3天”来到浙江省中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我感觉是带娃累的,自从生完娃之后,既没整觉睡,也没休息时间,经常感觉胃不舒服……”在患者大倒苦水时,医生已迅速截取有用信息,并为她开了相关检查。
检查发现,患者检查单上的肿瘤标志物“全线升高”,而经胃镜检查,其胃里更是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溃疡。溃疡取样,病理检查发现了“魔戒”——印戒样细胞,这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成分。随后进一步的全身PET/CT检查结果提示,患者已是胃印戒细胞癌晚期,且伴多处转移。

专家介绍,胃印戒细胞癌被称为“胃癌之王”,是胃癌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癌细胞胞质内含有大量黏液,将细胞核挤向一侧,外形酷似戒指。吕宾表示,这种癌症不仅可发生在胃肠道,还可能出现在乳腺、膀胱、前列腺、胰腺等多个部位。其中胃印戒细胞癌的整体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仅为18.4%至44.1%。
吕宾指出,印戒细胞癌可怕之处有三点。一方面是隐匿性强,早期在胃镜下表现不明显,经验不足的医生识别难,因为它可能仅表现为点、片状糜烂,但实际已多点生长。另一方面是病程进展特别快,早期症状不明显或与普通消化道疾病相似,极易被忽视,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且印戒细胞癌具有很强的侵袭力,易转移,病情进展迅速。第三,也是最令人遗憾的一点,其恶性程度极高,晚期患者生存期一般只有6至12个月。
“印戒细胞癌早期通常没有特征性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才会出现上腹痛、体重减轻、乏力等症状。遗憾的是,多数人等到胃痛、呕吐、消瘦才就医,此时往往已是中晚期,甚至已发生转移。”吕宾说。
专家指出,早期印戒细胞胃癌的发现目前主要还是依赖于胃镜筛查。胃镜下,印戒细胞癌多发于胃体,边界不清,呈现苍白色调,病灶小而隐匿。因此,专家建议受检者前往比较有经验的内镜中心检查,通过高质量的胃镜筛查,尽可能发现极早期的印戒细胞癌,使胃镜下超微创局部黏膜剥离成为可能。
吕宾还表示,胃印戒细胞癌早期可行内镜下ESD(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治疗,中晚期则需外科切除胃。该型胃癌对放化疗不敏感,一旦发生转移,目前治疗方法非常有限。
“治疗印戒细胞癌通常首选手术切除,前提是癌症没有发生转移。对于已经转移的晚期印戒细胞癌,需要采用化疗、放疗或其他综合治疗手段。由于印戒细胞癌对化疗和放疗的敏感性较低,治疗效果可能有限。对于那些确诊时已是晚期的胃印戒细胞癌患者,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缓解病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吕宾说。(完)
发表评论
2024-05-31 18:36:38回复
2024-05-31 18:40:01回复
2024-05-31 18:43:35回复
2024-05-31 18:46:53回复
2024-05-31 18:49:33回复
2024-05-31 18:50:06回复
2024-05-31 18:52:52回复
2024-05-31 18:53:27回复
🤔(思考表情)
2024-05-31 18:54: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