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4月3日电 (记者 郑莹莹)“时代不一样了,虽然中国人传统讲‘入土为安’,但一样的,(都是)回归大自然。”87岁的上海市民章女士3日在受访时说。
上海海葬34周年纪念暨“上海海葬文化周”活动当天在上海滨海古园拉开序幕。自1991年首次举办海葬活动以来,上海已有80247位逝者骨灰撒海。

上海是中国率先推行海葬的省市之一,在长江入海口的万里洪波中,长眠着数万名海葬者,其中包括中国一代文豪巴金。
活动现场,在绵长的祭祀钟声中,人们肃穆而立,向上海30多年来骨灰撒海的数万名逝者致敬。
章女士为过世的丈夫前来参加海葬纪念活动。她说:“他(章女士的丈夫)生前就交代了,不要墓地、不要追悼会。”
章女士说她婆婆在90岁过世时选择海葬,因此家里多名成员都很认同这一方式。
虽然中国人素有“入土为安”的传统,但绿色生态葬式被越来越多人接受。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副主任魏超告知,上海1991年开始举办海葬活动,最早每年只有200多位逝者骨灰撒海,后来这一数量逐步发展到每年8000多位,目前海葬占上海当年安葬数的比例为近7%。
碧波万顷,亦是归处,但何处话思念?
“我爸爸说,选择海葬,以后无论到什么地方,只要看到海,我们就在下面。”海葬者家属黄女士在受访时说。
位于上海滨海古园的海葬纪念苑于2004年年底建成,上面刻着一个个海葬者的名字,也成为海葬者家属悼念亲人的一个去处。

当天的活动上,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上海滨海古园、上海飞思海葬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海葬逝者人生故事保存计划”,将每年整理一批上海海葬逝者的人生故事,留存海葬逝者特别的人生记忆。(完)
发表评论
2024-05-31 18:36:38回复
2024-05-31 18:40:01回复
2024-05-31 18:43:35回复
2024-05-31 18:46:53回复
2024-05-31 18:49:33回复
2024-05-31 18:50:06回复
2024-05-31 18:52:52回复
2024-05-31 18:53:27回复
🤔(思考表情)
2024-05-31 18:54: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