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中国版平准基金”浮出水面;国家队相继宣布增持,为资本市场注入信心。《新闻1+1》连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带来分析解读。
稳定资本市场
如何看待“国家队”出手的时机和作用?
张明:最近两天“国家队”的出手非常及时,措施也非常有效。4月7日中国股市有一些下跌,但是4月8日上证、深证和北交所的指数都已经翻红,这说明“国家队”出手护盘,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4月2日特朗普挑起贸易战之后,全球股市为之震动,美国、欧洲和亚洲的股市都有明显下跌。为什么这次国家队要迅速出手来稳定市场?因为股市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股市的涨跌和实体经济的运行息息相关;而且股市和老百姓、企业的信心也高度相关。国家队出手稳定股市,既有助于维持股市的平稳运行,帮助我们更好应对贸易战的冲击;同时也有助于稳定信心和预期,有利于下一步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
平准基金是什么?
有何不可替代的作用?
张明:中央汇金公司是这一次进入股市、稳定资本市场的“国家队”主要力量之一。中央汇金是由国家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也被称为“金融国资委”,它代表中国政府来控股很多大型的国有金融机构,既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从2008年以来,中央汇金就一直为稳定中国股市作出了重大贡献。因为它持有的资产种类丰富多样,而且持有的资产规模非常庞大,有很强的实力来维持股市的稳定,因此被称为中国的类“平准基金”。
什么是平准基金呢?它是一只由政府掌控的力量,在股市持续下跌的时候,通过低买高卖的策略购买市场上的比如说指数基金、行业ETF,甚至蓝色龙头股来稳住市场。就很多发达国家经验来讲,平准基金在维护股市的长期健康发展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当然,由于中央汇金公司还有很多其他职能,它还不算纯粹意义上的“平准基金”,因此我们叫类“平准基金”或者准“平准基金”。
央行力挺中央汇金
如何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央行表示,“坚定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场指数基金,并在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这样的表态对于资本市场稳信心、稳预期又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张明:中央汇金公司虽然是实力非常雄厚的国有企业,但一家公司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央行就不一样了。央行可以向市场提供无限的本币流动性,由央行向中央汇金提供再贷款支持,就意味着中央汇金公司可以借到很多的人民币资金,进一步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事实上,去年9月24日以后,央行就推出了两项再贷款工具,金融机构可以用自己持有的股票、债券做抵押,向央行申请再贷款,投入股市来稳定股市。同时,上市公司也可以向央行申请上市公司股票的增持回购和再贷款。应该说央行的这两项流动性工具,对于未来在遭遇重大外部冲击的时稳定股票市场,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缓冲期,可以说它事实上焊定了市场的底部。有央行的流动性支持,中国股市再跌也跌不到哪去。
央企密集宣布增持回购
为资本市场注入怎样的信心?
张明:最近进入股市回购和增持的企业有两类。
一类是上市的实体企业,比如说中石油、中石化等,它们在市场比较低迷,自己的股票价格也下跌的时候,通过回购股票,起到既稳定股票价格,也给持有者传递强烈信心的作用。上市公司看好自己的股票,这对于稳住投资者的信心是非常有帮助的。
另一类投资者,像中国国新、中国诚通,都是国有投资公司,它们本身主要的业务就是在市场上通过金融投资来获得回报,因此这类公司增持了很多上市公司的股票、行业ETF指数基金,也发挥了“国家队”的作用。
因此,这次我们“国家队”出手,既包括监管机构,也包括国有投资公司,还包括国有上市公司以及一些其他类型的国有投资公司,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出手,同仇敌忾应对贸易战对中国股市的冲击。正是因为这些多方力量,才可以合力帮助我们更好地稳定股市,这也反映了我们的体制在应对重大冲击时的优势。
应对美国关税冲击
政策工具箱里还有什么?
张明:应对贸易战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冲击,中国政府目前手里还有大量“工具”可以使用。
从财政部的角度来看,目前我们的中央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仅在3%到4%,应该说还有扩大赤字的空间,我们的国债未来也有放量发行的空间,这些资金可以用来刺激实体经济,刺激消费,帮助我们扩展基础设施投资,当然它也会间接流入股市。
从央行的角度来讲,现在降准和降息也都还有空间。目前我们金融机构准备金率在5%到6%左右,进一步下调准备金率可以向市场提供更多的流动性。目前我们的基准利率一直在3%以上,所以降息和降准既有利于实体经济复苏,同时也有利于资本市场稳定。同时,我们的央行跟其它国家的央行不一样,我们还有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去年9月24日以后央行推出的两项用于稳定股票市场再贷款的工具。
除此之外,国家发展改革委、国资委,还有其他的一些部委,应该说手里也还有很多可供使用的工具,还有非常充足的政策空间。
美方威胁进一步对华加征50%关税
如果落地实施,影响会怎样?
屠新泉:美国近日宣布要对中国要加征34%的“对等关税”,实际上,前两个月美国已经对中国施加了两轮10%的关税,所以目前来看,实际上已经是新增了54%的关税,再加上之前美国对中国实施301的关税,也有将近20%的平均关税。所以即使没有接下来可能继续对中国加征的50%额外关税,实际也已经达到了70%多的平均关税。这样的一个关税水平,对于大多数出口企业来讲,已经是一个禁止性的关税了,从这个角度来说,额外再增加50%关税,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新增影响。美国政府之所以威胁要继续加征关税,更多的还是想施加更大压力,来显示它的“霸权地位”,同时迫使中国接受一些不愿意接受的条件,从而达成一个它所谓的协议。
关税冲击下,影响几何?
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屠新泉:我们对美国出口的规模还是比较大的。去年我们对美国的出口额超过5200亿美元,所以34%的关税政策如果真的落地后,确实会对我们的出口企业、相关行业,带来较大冲击。比如说机电产品、纺织服装、玩具、家具、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等等。这种无差别、全方位的高关税,尤其对一些对美出口占营业额或出口额比较高的企业来讲,受到的负面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美国市场虽然现在是世界第一大市场,但从占比来看,它只占到我们出口比重的15%,所以仍然还有85%的更广阔的世界市场等待我们去开拓,开拓的空间还是非常巨大的。过去这些年,我们通过“一带一路”,实际上已经很好地开拓了这些市场,包括东南亚、拉美、中东、非洲市场等等,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也已经占到了总出口的50%以上,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们对美国的出口也从过去将近20%的占比降到了15%,我们市场多元化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当然,现在在美国这种对等关税的极限施压之下,对于我们的企业来讲,就有了更强的紧迫性。企业自己也会更有主动性、更有动力、更加努力地去开拓新的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肯定也要提供尽可能多的、尽可能好的支持和协助。(央视新闻客户端)
发表评论
2024-05-31 18:36:38回复
2024-05-31 18:40:01回复
2024-05-31 18:43:35回复
2024-05-31 18:46:53回复
2024-05-31 18:49:33回复
2024-05-31 18:50:06回复
2024-05-31 18:52:52回复
2024-05-31 18:53:27回复
🤔(思考表情)
2024-05-31 18:54: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