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京津冀首条下穿机场高铁盾构隧2022全年资料免费看道顺利贯通
今天(30日),随着“京滨协同号”盾构机顺利抵达3号接收工作井,京滨城际铁路天津机场2号隧道首个盾构区间顺利贯通,成为京津冀地区高铁盾构隧道成功下穿运营机场的首例,为建设同类工程提供了成功案例。
据了解,天津机场2号隧道全长8635米,其中盾构段长7510米,采用两台开挖直径13.8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施工,是京滨城际铁路全线重点控制工程。隧道需穿越天津机场四条滑道及飞行区,涉及范围达700米。为确保机场正常运营,施工中沉降要求需控制在毫米级,技术难度极大。
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盾构机方面,技术团队采用了信息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技术,通过远程后方的操纵,可以达到盾构机前方施工后方指导的一个双重管控的目标。同步采用了深孔注浆加强型管片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来确保机场的既有运营和远期运营安全。在各项技术的指导下,达到日掘进27米、月掘进534米的掘进新纪录。
在技术创新的保障下,在历经266天施工后,天津机场2号隧道首个盾构区间顺利贯通。据了解,京滨城际铁路全长97.217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小时,是“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期工程已于2022年建成通车,二期工程东丽至滨海新区段正在加速推进中。建成后,将与京唐、京津城际等多条线路联通,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区域路网结构,为京津冀地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出行服务。
(总台记者 朱辛未 于恩泽)
芜湖也在新政中提出对“商转公”贷款实施动态管理机制:当住房公积金个贷率低于85%(含)并持续3个月,可开展“商转公”贷款业务;当个贷率高于90%(含)时,可采取相应调控措施,暂停或控制“商转公”贷款业务规模。(完)
论坛官方发布的名单显示,研讨会的发言嘉宾有20位,来自美方的嘉宾有美国昆西国家事务研究所东亚项目首席主任迈克尔·史文,以及美国海军分析中心副总裁冯德威。
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调查与观测技术规范》(下称《技术规范》),自11月1日起施行。本标准规定了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调查与观测的指标、技术要求和方法。《技术规范》从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环境质量、自然条件与灾害和人为活动等5个方面,综合“天空地”各种观测技术手段的特点和优势,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调查与观测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