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4月12日17时38分,2025年度大盘票房(含预售)已突破250亿元,居全球第一。《哪吒之魔童闹海》跻身全球影史票房前五。
2025年火热开局,中国电影市场的“含金量”还在不断上升。对全球电影发行来说,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可或缺。
中国市场不再是一个可选项
而是一个必选项
近一段时间,美国政府挥舞关税大棒,对很多贸易伙伴滥施关税。这种行为遭到国际社会普遍反对。为反制美国的霸凌行为,国家电影局近日表示,美国政府滥施关税的做法将削弱中国观众对美国产品,特别是美国电影的好感度,将适度减少美方影片进口数量。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连锁反应——
路透社发文说“好莱坞空前紧张”,担心巨大的中国电影市场之门对好莱坞关上。好莱坞知名影人甚至痛斥特朗普是“发疯了”。
4月10日,美国多家电影公司股价大幅下跌,其中华特迪士尼单日跌幅达6.79%,华纳兄弟探索公司更重挫12.53%。
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并非偶然。这正揭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在全球电影产业格局中,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更加稳固,对美国电影业的重要性也超过外界想象。从票房收入到品牌衍生,从观影习惯到产业布局,中国电影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分量,成为全球电影产业的必选项。
中国院线拥有超过9万块银幕,2024年观影人次超10亿。去年,中国票房总量达425.02亿元,稳居全球电影市场第二。今年开年至今,票房收入已经突破250亿元,位居全球第一,发展势头非常强劲。与此同时,清明档、五一档多部佳片接踵而至,为中国电影市场的持续“沸腾”添薪蓄力。
五一档定档影片抢先看 ↓
这些都说明,中国市场对全球电影从业者来说,都意味着巨大机遇。中国市场也给很多好莱坞大片带来巨额商业回报——迄今为止,《变形金刚》系列在中国内地收获70.89亿元,《复仇者联盟》系列收获86.7亿元,《速度与激情》系列更是狂揽96.08亿元。只要是符合中国市场的好片,发展空间广阔。
美国电影对中国市场的依赖还体现在美国电影工业体系对中国市场的“主动适配”——剧本创作考虑中国元素,取景地转向中国城市。华纳兄弟为《巨齿鲨2》设置中英双主角,派拉蒙在《变形金刚》系列中植入中国品牌。美国政府滥用关税手段的短视行为,将引发对美国电影行业乃至整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反噬。
美国著名影视媒体《好莱坞报道》指出,“中国不仅仅是票房助力,它甚至能决定一部大片是盈利还是亏损。”美国资深媒体分析师保罗·德加拉贝迪安也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票房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一个必选项。”
丰富进口渠道
扩大引进其他地区多元电影
中国电影市场这么大,各方面都想进来分享机遇,这远远不限于好莱坞电影。随着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推进,中国市场的机遇也越来越多。
4月11日,在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之际,中西双方在北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影局和西班牙王国电影与视听艺术局关于电影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中西的电影合作正表明,中国将会持续开放大门,携手像西班牙一样的伙伴维护多边主义、支持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通过平等合作、互利共赢,为合作双方带来更多更优质的服务和产品,真正造福民众。一些西班牙电影业者也对两国在电影领域的合作充满期待,认为这将为西班牙电影进入中国这个巨大市场创造更多机会。
实际上,扩大引进欧洲、亚洲等其他地区的多元电影,恰是推动全球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负责任之举。正如国家电影局所强调的,中国将“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但这种开放绝非对某国文化产品的单向依赖,而是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双向交流。
衍生产业潜力巨大
中国市场已成为主要增量
中国市场的战略价值不仅体现在票房收入上。
以《哪吒之魔童闹海》《长安三万里》等热门国产影片为例,其周边衍生品、文创商品、线下展览、IP授权等形成完整生态,频频登上社交媒体热搜并实现高转化。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电影主题展览、IP快闪店、衍生品盲盒经济呈现出持续火热的消费热潮。多个城市还推出了以国产动画或历史题材影片为核心的文旅路线,带动观影之外的深层文化消费。
越来越多的国产影片不再止步于“银幕成绩”,而是以更具想象力和商业力的延展方式,构建属于中国自己的电影文化符号与IP经济。电影不再只是“看完即止”,而是从影院延伸至社交、消费、生活方式,成为年轻世代精神审美的一部分。
对于好莱坞电影来说,衍生品市场带来的巨大增长空间同样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实际上,美国电影公司也意识到,未来拓展中国市场除了票房收益外,电影衍生品、品牌合作和主题公园等相关产业也高度依赖中国消费者的兴趣。
迪士尼在上海、香港建设主题乐园,环球影城在北京成功运营,这些都表明美国娱乐产业早已将中国视为全球布局的重要支点。北京环球影城中,《哈利·波特》《侏罗纪世界》等IP场景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上海迪士尼早已是全球最具人气的乐园之一。
IMAX首席执行官葛方德在接受CNBC采访时说,“如果在谈论全球电影的未来,却不提中国,那就遗漏了最关键的一块拼图。”美国电影产业无法忽视中国市场的存在。这不仅关乎利润,更关乎一个行业在全球舞台上的生存与文化相关性。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全球票房系统中的“一个市场”,而是决定整个行业命运的关键变量。
中国国家电影局“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的表态,本质上是遵循市场规律的理性选择。必须看到的是,当前中国观众对好莱坞电影的审美疲劳已经出现。相比之下,国产电影的热度愈来愈高。这也恰恰体现了中国市场的成熟开放,能以“优中选优”的态度倒逼好莱坞电影提升创作质量。
中国一直致力于高水平对外开放,以中国发展为世界带来机遇。然而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交流也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美国政府倒行逆施的做法无疑会消解中国消费者对美国以及美国文化产品的好感。
对于中外电影合作,中国选择空间广阔。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也不会因美国电影的减少而停滞。如果美国政府在关税霸凌上继续“一条道走到黑”,那么好莱坞电影失去的绝不仅仅是眼前的票房,而且还包括整个美国电影产业的未来可能。
发表评论
2024-05-31 18:36:38回复
2024-05-31 18:40:01回复
2024-05-31 18:43:35回复
2024-05-31 18:46:53回复
2024-05-31 18:49:33回复
2024-05-31 18:50:06回复
2024-05-31 18:52:52回复
2024-05-31 18:53:27回复
🤔(思考表情)
2024-05-31 18:54: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