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成都4月14日电(王利文 安源)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14日在蓉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若尔盖专场。若尔盖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何治呈介绍,该县藏药品种取得制剂备案文号160个,其中154种被纳入省医保目录,藏药年产量达3万公斤,藏医药(夏萨藏医药)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4月14日,四川成都,“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若尔盖专场。安源 摄

地处川甘交界的若尔盖县,不仅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和涵养地,也是藏医药文化的重要传承地。若尔盖县藏医院作为阿坝州藏医医疗、教学、科研中心,是四川最大的藏药研究基地,这里有最古老的珍贵藏药标本,也有最现代的藏药制剂,担负着藏医药挖掘、整理、继承弘扬和藏药开发的重任。

“我们不断守正创新,让古老医学焕发新生机。”何治呈介绍,当地以国家级名老专家旦科的学术经验为引领,形成了独特的夏萨医药体系。目前,已建成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四川省重点专科1个、州级重点专科1个,形成“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的立体化服务网络。

在制剂研发方面,若尔盖县借助现代制药工艺,开发出“珍珠七十丸”等仁青系列藏药10余种、“夏萨德西丸”等夏萨系列藏药20余种,以及专科专药和临床常用制剂100余种。

人才培养是藏医药传承的关键。何治呈介绍,若尔盖县采取集中教育培训、“1+N”传帮带等培育机制,先后举办培训班50余期,培育川、甘、青藏医药传承发展人才400余人、藏医药工作人员4000余人;建成“全国名老藏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四川中医药流派-夏萨流派工作室”等6个研究室;收集并珍藏藏医传统外治器械200余件,手绘《四部医典》彩色唐卡80幅,藏草药图300余幅,藏医经典孤本善本8000余册。

“藏医药的‘根’在传统,‘路’在创新,‘魂’在为民。”何治呈表示,若尔盖县正走出一条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发展之路,让古老藏医药持续守护民众健康。(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