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7日电 近日,多家外媒热议中国经济“半年报”,提及中国经济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迎难而上、稳中向好”,向好态势有望在下半年延续,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动力和确定性。

“经济增速高于预期”

新加坡《联合早报》、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外媒关注到,7月15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增速比2024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

美国消费者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国内市场销售增速回升,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形势较好。

多家外媒关注到,中国国内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5%。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

此外,CNBC提到,中国经济第二季度增速高于预期,有望实现全年5%的增长目标。报道还援引保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分析称,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速均高于目标,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提供更多空间。

彭博社同时关注到,“在政府补贴政策带动下,中国的家电、通讯设备和家具的销售依然保持强劲增长,”第二季度,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52%,较年初继续上升。

“向好态势有望在下半年延续”

外媒及国际人士高度关注上半年中国经济表现,认为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外部压力明显加大的情况下实现5.3%的增长,充分展现了韧性,体现了中国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能力。

同时,包括花旗银行、瑞银集团、高盛集团、摩根大通等在内的多家外资机构纷纷上调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向好态势有望在下半年延续。

《联合早报》援引专家的观点认为,出口与贸易是拉动中国上半年GDP的核心因素。进入下半年,在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经济带来不确定性的背景下,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援引经济学人智库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分析称,尽管贸易战拖累了市场情绪,但并没有像投资者最初担心的那样对中国经济表现造成巨大冲击。

报道提到,看好中国经济、重估中国资产,市场活力信心的持续增强,从不少指标数据中也可见一斑: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比5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和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

英国《金融时报》等外媒援引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的话表示,“尽管外部环境有不少的不确定性,内部结构调整的压力较大,但综合判断,下半年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是有支撑的。”

另据美媒报道称,中国上半年经济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和成效,为完成全年目标打下了较好基础。同时,多年来高质量发展的大势和实践提高了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