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以来,全国各地商圈“上新”不断、“破圈”不停,释放更多消费潜力。

“体育+”打造特色消费新场景

今年开年以来,多地商圈打出“运动牌”。在上海滨江,一个商圈利用自身江景优势,将步行和跑步等运动相结合,不仅吸引了户外运动体验店,还搭建起了滑板公园,形成了体育元素鲜明的“生态圈”。

在徐汇区,一场攀岩体验活动走进商圈,即便是工作日的晚上,还是吸引了很多人前来体验。

上海市民 温米奇:下班之后能够有一个放松的地方,是非常便利的。

沉浸式体验成新的消费增长点

各地新潮文创、博物馆新秀新展、沉浸式戏剧,也正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在河南“电影小镇景区”和“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多部文化实景剧目不断上新,让中外游客目不暇接。

法国游客:今天穿着中国传统的衣服,完全沉浸在这个美丽的小镇,我很喜欢这里。

数据显示,服务型消费支出在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占比已从2013年不足40%增至去年的46%以上,居民人均服务消费支出增速高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

传统节庆带动文旅消费热

作为傣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从四月中上旬起,云南省各地依次开始了泼水节庆祝活动。在云南德宏州芒市街头水花飞溅,游客们纷纷加入泼水狂欢。

绵延数百米的“民族团结餐长街宴”、民族风情音乐会、胞波藤球比赛、半程泼水马拉松赛等特色活动,也丰富了游客的节日体验。数据显示,今年泼水节前两天,芒市各景区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近20%,有效带动了旅游收入。

科技赋能 实现“银发友好”服务落地

今年一季度以来,“银发经济”持续发力。

宁夏中卫市各主要景区,搭配智能健康监测设备的旅游大巴成为标配。

上海则将老式电话亭改造成“Hello老友亭”,不仅保留了传统的通话功能,还融入了一键打车、养老金查询、便民就医等适老化服务。

扬州“下扬州”线上平台,AI数字人“杨小柳”用文字语言互相转换提供无障碍服务,根据其年龄、喜好设计定制行程。

《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约为7万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