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上午,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路居民区,一间由民建会员打造的公共空间“草木空间”里,不算宽敞的室内“挤”进了2个剧组,5台摄像机分布在不同位置,进行一场“戏中戏”的拍摄。

“那边2台摄像机在拍摄口述会史,另外3台是记录口述会史拍摄现场。”拍摄开始前,民建北京市委会石景山工委(以下简称“民建石景山区工委”)委员黄玥介绍称,此次拍摄是区工委“口述会史”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区工委拍摄的纪录电影《平凡者的不平凡之路》要呈现的一段场景,因此才有会史短片、纪录电影两个剧组同时拍摄的场面。不过,这场“戏中戏”拍摄的不是“戏”,而是真实。

4月12日,民建石景山区工委“口述会史”拍摄现场。程小路 摄

民建石景山区工委“口述会史”工作于2024年启动,由该区工委青年工作委员会承办,目前已拍摄了岳春华、陈慈、林志毅及刘宪共4位民建老会员。今年1月开始,相关短片陆续上线播出。

当天的拍摄对象彭翠萍,是该系列第五位主角。面对镜头,彭翠萍讲述自己参与“社区共建”的经历:“当时老山街道提出社区共建,把各方力量组织起来,为居民提供服务。2000年7月,我们区工委出动30多人做了第一场民主党派进社区的专场活动,为居民提供医疗及法律咨询服务……”

“参加那场活动的民建会员,各自负责哪些工作呢?”当彭翠萍讲述暂停时,坐在她对面的祖思邈适时提问。祖思邈也是民建会员,因为有丰富的电视栏目制片经验,他参与了此次“口述会史”短片多阶段的工作。拍摄开始前,他负责“暖场”,让不熟悉镜头的讲述者快速进入状态;拍摄时,他是不出镜的主持人,帮助前辈回忆得更为完整和丰富。

4月12日,纪录电影《平凡者的不平凡之路》剧组在拍摄民建石景山区工委“口述会史”策划讨论场景。程小路 摄

一个多小时后,拍摄告一段落,现场工作人员纷纷鼓掌,彭翠萍开心之余又有些害羞:“我太紧张了。”陪同拍摄的民建石景山区工委永定河支部主委金岩上前抱住她:“一点儿也看不出紧张,您讲得特别好。”

“彭老师是我们支部的会员,退休前从事了十年社区共建工作。在融合社区公益活动和民建社会服务工作这方面,她做了很多事,非常了不起。”金岩说道,“口述会史接下来要到彭老师家中拍摄,看看能不能从老照片和资料里挖掘到更多故事。”

已播出的两部会史短片在民建会员中引发了强烈反响,亲历过那段历史的老会员感同身受,新入会的年轻人也被前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感动。黄玥说:“用新的方式讲好民建故事,将老一辈民建人的精神传承下去,这就是做我们做口述会史的意义。”(完)(《中国新闻》报记者 程小路 报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