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4月3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3日从北京市东城区获悉,《东城区加快推进区域剧场群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下称方案)正式发布,旨在统筹王府井、前门、隆福寺等城市空间,涵养、培育和延伸戏剧演出消费生态,在未来三年努力建设享誉国际、领先全国的城市艺术片区,成为国内外戏剧展演的重要枢纽。
当今,在国际城市竞逐“软实力”的背景下,戏剧已突破传统演艺范畴,成为重塑城市文化基因的核心动能。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北京市东城区戏剧文化资源富集,拥有40家专业剧场、50家演出团体及占全国10%的戏剧市场份额。
根据方案,北京市东城区将系统实施“聚场景”“育品牌”“融业态”“汇人才”四项行动、17项举措,建立全域赋能、创作活跃、演出荟集、消费强劲的长效机制。
其中,通过“聚场景”行动着力打造戏景交融的艺术街区,将突出国际定位,联动打造“王府井戏剧谷”,以戏剧基因重塑商业地标;坚持演出场景互嵌、数字生态共享,以“一轴多节点”构建“前门京味文化体验区”;荟集戏剧演出、先锋艺术展览、文创市集、社交消费等业态,创新打造“隆福寺戏聚场”。
同时,完善空间转化政策体系,建立多部门联席审批通道,试点“一处一策”,深度拓展“演艺新空间”;联动电影院线、社区中心、文旅地标等节点,打造兼具艺术性、社交性与商业价值的“第二现场”。
通过“育品牌”行动着力打造“全年不落幕”的戏剧名片,建设“大戏东望”线下发布中心,建设东城戏剧数字信息港,做好实时演艺资讯发布;扩容“大戏东望”品牌库,强化国际剧目展演内容;实施戏剧文化浸润工程,推动戏剧文化普及推广;打造戏剧行业年度盛典,创新国际节展联动机制;设计剧场群视觉标识,推出戏剧文创衍生品。
通过“融业态”行动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大力培育“票根经济”,加强“驻留消费”和“深度体验”,打通演艺、书店、美术馆、剧院、餐饮、住宿等“一站式”文化体验消费链;强化演艺智能技术应用,驱动剧场运营升级;激活街区夜经济活力,构建泛剧场消费生态圈。
通过“汇人才”行动助力剧场群建设持续创新,推动产学研结合,健全演艺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多层次、互支撑的戏剧选题库;加强专项资金支持,引导优秀团队发展。(完)
发表评论
2024-05-31 18:36:38回复
2024-05-31 18:40:01回复
2024-05-31 18:43:35回复
2024-05-31 18:46:53回复
2024-05-31 18:49:33回复
2024-05-31 18:50:06回复
2024-05-31 18:52:52回复
2024-05-31 18:53:27回复
🤔(思考表情)
2024-05-31 18:54: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