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杭州4月23日电 (曾玥 鲍梦妮)第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23日在浙江杭州启幕,来自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馆长、专家及相关机构代表等190余名中外嘉宾参加。

“今天的博物馆已不是止于静态保护,而是充满生机活力的机构,能助力塑造更加和平、包容的国际社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埃内斯托·奥托内在致辞中表示,博物馆是人类社会韧性和希望的“灯塔”,架起了通往更包容、更公正、更可持续未来的桥梁。

“本次论坛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让我们共同构想面向未来的博物馆——既能够守护历史根脉,又能在当下积极作为,还能启迪更加光明的未来。”奥托内说。

智利文化艺术与遗产部副部长卡洛琳那·佩雷兹·达塔利在主旨演讲环节表示,博物馆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工具,其通过共享人类历史片段展现不同文明的文化创造力,赋予人们归属感和同理心,促进对于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帮助人类更好理解自身历史与未来使命。

论坛开幕前,多国文博专家走进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和良渚博物院参访,体验AR(增强现实)导览等多项新技术。

据了解,本届论坛将持续至4月25日,中外嘉宾将围绕“博物馆的演变与变革性角色”“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运用”“博物馆作为教育载体与终身学习平台的作用”等主题进行交流分享。论坛将向今年9月在西班牙举行的世界文化政策与可持续发展大会提交成果报告。(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