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至9日,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提出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

倡导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方向、擘画蓝图

提升中国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水平

促进发展融合、推动对外开放

2019年1月17日下午,习近平在天津港码头考察。天津港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国际枢纽港,也是与周边国家贸易冷链物流的骨干基地之一。
2023年12月14日上午,习近平在广西南宁市考察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结合平陆运河沙盘听取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建设汇报。西部陆海新通道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与周边国家经贸往来打通了一条开发开放之路。
2024年4月22日下午,习近平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运营调度中心考察。
2024年5月22日下午,习近平在山东日照港亲切慰问港口科技工作者、运营人员、航运人员。日照港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大宗原材料中转基地,通过海路与众多周边国家和地区便利通航。

口岸通畅、港口繁忙

中国同周边国家

深化发展融合

构建起高水平的互联互通网络

2024年8月20日,中欧班列在内蒙古满洲里口岸准备出境(无人机照片)。满洲里口岸位于中俄蒙三国交界处,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也是连接俄罗斯、蒙古国的重要枢纽。2024年,满洲里口岸中欧班列通行量突破4000列,为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能。
2024年9月11日,列车驶出内蒙古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无人机照片)。二连浩特口岸是中国对蒙古国开放的最大陆路口岸,也是中欧班列“中通道”唯一进出境口岸。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入境中欧班列运载货物种类丰富,涵盖轻纺产品、电子电器、机器配件、国产汽车、日用品等。
2024年12月25日,一列中欧班列经霍尔果斯口岸驶向哈萨克斯坦(无人机照片)。霍尔果斯口岸地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毗邻哈萨克斯坦,是古丝绸之路北道上的千年驿站,也是近现代对外开放的百年口岸,更是我国面向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重要物流通道。2024年,该口岸中欧(中亚)班列开行量达8730列,同比增长12.5%;货物过货量达1208.4万吨,同比增长10.9%;通行班列线路总数超过80条,辐射境外18个国家的46个城市。
2025年1月2日,新疆红其拉甫口岸迎来2025年首个通关日,中巴双方出入境人员和车辆往来有序。红其拉甫口岸是世界海拔最高口岸,地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核心区,是国家批准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也是中国与巴基斯坦唯一的陆路口岸。自2024年9月20日起,红其拉甫口岸由每年的4月1日至11月30日的季节性开放转为常年开放。
2024年8月26日,一辆货车通过广西凭祥友谊关口岸。友谊关口岸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是中国通往东盟最大的陆路口岸,也是我国通往越南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之一。满载着东盟国家特色水果、农副产品与中国电子配件、大型设备等货品的车辆在此“双向奔赴”、川流不息。2024年,友谊关口岸年内出入境货车数量首次突破50万辆次,同比增长15.96%,创历史新高。
2024年5月19日,一艘海轮在广西钦州港码头靠泊(无人机照片)。钦州港是北部湾港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西南地区通往东盟的重要出海口。西部陆海新通道利用铁路、公路、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由重庆一路向南,经广西北部湾出海通达世界各地。截至2025年1月1日,北部湾港总航线达80条,其中外贸航线49条,基本实现国内主要港口和东南亚、东北亚主要港口全覆盖。
2024年5月25日凌晨,工人在湖北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停机坪装卸货物。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于2022年7月建成投运,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截至2025年1月26日,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已开通37条国际货运航线和66条国内货运航线。

路畅货通、互惠共富

中国同周边国家一道

不断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携手推动共同发展

2024年12月18日拍摄的上海港洋山港区(无人机全景照片)。2024年,上海港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标箱,成为全球首个突破这一数字的集装箱码头;近350条国际航线连接起中国和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
2025年1月2日,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在云南昆明王家营西站进行装箱作业。自2021年12月3日全线开通运营以来,中老铁路跨境货物运输总量超过1100万吨,跨境货物列车每日开行数量由开通时的2列增加到18列,列车牵引吨数由2000吨增至2500吨。
2024年10月28日,装载着28辆“贵州造”新能源客车的出口专列停靠在贵阳国际陆港都拉营站,准备经由云南磨憨口岸出境前往老挝万象。这是贵州的中老班列首次整列直发,也是贵州本土生产的新能源客车首次出口老挝。
2024年10月28日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拍摄的出口汽车装运现场(无人机照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的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是重庆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渝满俄班列、渝甬班列的主要到发点,截至2024年10月,已开通班列线路62条,辐射125个国家和地区的542个港口。
2023年10月16日,在云南省玉溪市研和站,D887次复兴号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右)从中老(中)、中越(左)国际冷链货运班列旁驶过(无人机照片)。2023年开通的中越、中老铁路国际冷链货运班列,有力带动了沿线地区经贸发展,进一步联通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
2025年3月10日,一列满载二手车、汽车零配件的中欧班列从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出发。连云港是中国东部沿海的重要枢纽港口和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起点,通过中欧班列、海铁联运等物流网络,将东亚国家与中亚、欧洲连接起来,对东亚国家具有显著的辐射效应。今年以来,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积极加强国际货源组织,创新“班列+产业+贸易”的服务业态,中欧班列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今年前两个月中欧班列累计到发176列,同比增长22.9%。

扩大交往交流、便利人员往来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亚洲价值观

在一次次“双向奔赴”中不断巩固

2024年12月3日,中老铁路D87次国际旅客列车抵达云南磨憨口岸。位于云南省最南端的磨憨,地处中老铁路、昆曼国际公路的关键节点,是我国通往老挝的国家级陆路口岸。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极大促进了铁路沿线的文化传播与交流,进一步推动中老两国友好往来,铁轨的“硬联通”密切了中老两国人民的“心联通”。
2025年2月18日,演员在中老铁路西双版纳站外为来自泰国和老挝的游客表演傣族舞蹈。当日,由15名老挝和泰国游客组成的旅游团从磨憨口岸入境后乘坐火车抵达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这是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免签政策实施后,抵达的首个旅游团。
2024年8月14日,游客乘坐跨境大巴通过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口岸跨境旅游。珲春市位于中俄朝三国交界处,是吉林省唯一对俄口岸城市,近年来,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通关优势,珲春口岸成为吉林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便捷的交通条件为跨境旅游提供了极大便利,2024年珲春口岸出入境游客达66.7万人次。
2024年12月15日拍摄的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中国一侧景观。2024年10月15日,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正式运营,这也是中国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合作区内,中国德天瀑布与越南板约瀑布相连,构成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中方景区打造具有两国文化元素的“中越风情街”和“中越跨境街”;越方一侧则有越南特色美食和民族文化体验。合作区实施预约组团、组团限量、限时跨境、团进团出、游览线路限定的管理模式,持合法有效证件的中越民众可预约报名,现场办理出入境通行证,通过便捷的通关手续穿越中越边境,一览异国风情。
2024年12月4日,来自韩国的游客在上海豫园商城自拍。随着中国过境免签政策的持续升级以及免签“朋友圈”的不断扩大,海外游客来华的热情愈发高涨。2024年,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口岸已累计查验入出境外国人超过76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10%,其中来自日本、韩国、美国的外国人数量位居前三。

摄影:鞠鹏 谢环驰 殷博古 岳月伟 胡虎虎 陆波岸 张爱林 肖艺九 方喆 胡超 刘续 王全超 陈欣波 颜麟蕴 曹祎铭 王贤思 黄旭 郭鹏杰 王文杰 陈畅 王健民 陈浩明

编辑:毕晓洋 周荻潇 张浩波

新华社摄影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