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新今晚必开春见闻)年轻人新时尚:乘“慢火车”感受乡土中国
中新社贵阳1月19日电 题:年轻人新时尚:乘“慢火车”感受乡土中国
作者 周燕玲
在中国的绿皮火车上,赶乡村市集、听音乐会、参加婚礼、看非遗展示,是种什么体验?对于“00后”青年沈秋子来说,重回童年记忆里的火车,感受到了热闹又温馨的乡土中国。
记者18日乘坐贵阳开往玉屏侗族自治县的5640次列车,在这趟穿行于贵州苗侗聚居地、逢站必停的“慢火车”上,发现了许多年轻人的身影,有的拿着吉他、有的拿着相机,还有的身穿靓丽的民族服饰在车厢里载歌载舞。
列车刚开动,车厢里的几位年轻人就坐不住了,开始捣鼓起手中的吉他和非洲鼓,演奏起动感的旋律,吸引众多旅客观看。趁着寒假特意来“打卡”山区“慢火车”的沈秋子,也被吸引,很快从车厢的一头走了过来,并从包里掏出手机,把年轻歌手与旅客互动的画面记录下来,发布在中国社交平台上。
一曲作罢,沈秋子开始在5640次列车上闲逛,令她感到意外的是,车内不仅干净整洁,还设有“非遗工坊”“健康驿站”“移动书屋”等主题特色车厢。沈秋子不禁感叹:快节奏下亦有“慢风景”。
车厢的另一头,从小就热爱剪纸的“Z世代”青年林千逊,与好友开始展示起苗族剪纸。划、折、剪,1分30秒,林千逊就能剪好一个立体的“春”字,4个小时里他剪了三四百个“春”字免费送给旅客。
这是林千逊海外留学归来第一次乘坐绿皮火车,也是第一次在火车上展示苗族剪纸。于他而言,5640次列车不仅仅是一辆开行在山间的交通工具,更是一个串联起苗乡侗寨的移动大舞台,希望通过非遗展示让更多人了解苗族剪纸。
当5640次列车行驶到六个鸡站时,车上的年轻人开始沸腾起来,因为附近村民肩挑背扛拿着自家山货上车,有新鲜蔬菜、香肠、腊肉、红薯、蜂蜜,还有鲜活的稻田鱼与鸡鸭鹅。一时间,车厢瞬间变身“乡村集市”。
身穿苗族服饰的杨秀花,是5640次列车上的常客,这次带来的干辣椒不到1小时就卖光了。杨秀花说:“隔三岔五就坐火车去城里卖自家种植的瓜果蔬菜,有时候还没下车,东西就被乘客买光了。”
带着孩子来火车上“赶集”的王颖雪,左手提着蜂蜜和红薯,右手拿着一串干红辣椒,可谓收获颇多。在她看来,这趟全程337公里、时速40多公里的“慢火车”,处处充满生活气息与人文情怀,就像大山里一道风景线。
5640/5639次列车自1997年开行以来,就把沿途上百个苗乡侗寨串在了一起,因票价低、乘坐方便,成为沿途民众走亲访友、进城卖货的不二选择。在风驰电掣的高铁时代,这列“慢火车”升级为“村火车”,并打造了5组特色车厢,犹如一个移动式的百姓大舞台。(完)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杜涛 东部省份某城投公司的一位负责人,最近正忙着筹备成立市里第一家数据资产管理公司。他告诉记者,要成立这样的公司,须登记包括国企经营数据、公共服务数据在内的数据资产。
揽客方面,“老家河南”遥遥领先,接待国内游客6168.1万人次;安徽排在第二位,接待游客4974万人次;山东紧随其后,接待国内游客4871.2万人次;四川位列第四,共接待游客4207.58万人次。此外,广东、贵州、浙江、江苏接待游客均超3000万人次。
以北京为例,今年“五一”假期期间,记者走访海淀某新盘项目。一名房产中介对记者表示:“这处新房单价较低,但得房率不占优势,在76%左右;旁边的次新房得房率约85%。按照新房8.2万元/平方米计算,相当于买100平方米的三居,要花近200万在公摊面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