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成都8月1日电 (杨予頔)2025年以来,受极端气候影响,四川省地质灾害多发群发,防灾形势严峻复杂。截至目前,四川省已实现主动避险转移群众54.1万余人次,实现地质灾害成功避险27起,避免493人可能的因灾伤亡。

近日,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宣传教育作用,不断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办公室印发通知,通报表扬2025年1月至7月全省27起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并选取8个典型案例以供学习借鉴,其中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类型。

2025年1—7月四川省地质灾害成功避险案例统计表。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供图

在泥石流灾害中,阿坝州理县古尔沟镇沙坝村梅多组的成功避险尤为典型。7月4日16时21分,阿坝州自然资源局发布地质灾害橙色预警;17时15分,梅多组小组长王平巡查发现沟水变浑,判断有暴发泥石流的可能,上报后沙坝村迅速启动预案。当日18时46分,沙坝村梅多组转经楼沟突发泥石流灾害,规模约9万立方米,造成6栋房屋倒塌、22栋房屋受损,道路、车辆、电力设施等损毁,直接经济损失约5000万元。因泥石流治理工程发挥效用,且提前组织群众避险转移,避免了28户101人可能的因灾伤亡,实现成功避险。

在滑坡灾害中,泸州市叙永县大石镇红洞桥村的应急处置同样有效。7月20日至23日,泸州市、叙永县持续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期间,红洞桥村村社干部和村民及时发现坡面稻田、墙基、公路出现大面积下陷及开裂等情况,镇村干部与专家迅速核实,分批转移群众。24日凌晨,风险区值守人员因听见异响,推断白云寺及其周边可能会大面积垮塌,镇党委果断扩大避险范围,转移受威胁的群众。当日6时,泸州市叙永县大石镇红洞桥村11、12社发生滑坡灾害,规模约500万立方米,造成房屋、农田和道路受损,直接经济损失2255万元。因预警及时、提前撤离果断、管控到位,避免了56户117人可能的因灾伤亡,实现成功避险。

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办公室指出,下一步,各地各部门(单位)以先进典型为标杆,进一步树牢底线思维、强化极限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眼睛瞪得大大的”迎战状态,抓细抓实防灾减灾各项措施,守紧筑牢防灾减灾安全底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