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嘉兴8月8日电(黄彦君)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时代浪潮中,扎根各地的外资企业是“弄潮儿”,更是生力军。

“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存在管理上的差异,包容性文化、服务型领导至关重要……”近日,在浙江省平湖市一场外资企业新联会沙龙现场,来自当地多家外资企业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畅所欲言,分享现代化管理技能。

平湖市外资企业新联会活动现场。平湖市委统战部供图

1994年,平湖市就引进了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至今已有30余年外资发展历程。该市现有外资企业超600家,逐渐成为优质外资云集的高水平建设开放先行区。

如何搭建连心桥、铺就融合路,让外企不“见外”?

该市统战部门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纽带,构建“思想引领+精准服务+平台赋能”多元协同工作体系,为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标杆凝聚统战力量。

“如何让外企更适应本土化发展,在本地释放更大效能,是近几年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2018年,我们小试牛刀,成立嘉兴市首个外资企业新联会。”平湖市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外资企业新联会汇聚52名来自智能制造、汽车零部件、生命健康等领域的代表,搭建跨行业、跨领域的人才“聚宝盆”。

彼时,外资企业新联会成立后,该市统战部便马不停蹄与各部门座谈商讨、穿针引线。2019年,当地成立平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对统战工作进行专题研究。

“我们每月安排班子成员对会员企业进行走访,同时在新联之家安排驻点轮值答疑解惑,每季度开展专题专场服务活动,深受广大企业欢迎,助解了不少企业的燃眉之急。”平湖外资企业新联会相关负责人说。

平湖市外资企业新联会活动现场。平湖市委统战部供图

谈及统战部门为企业发展带来的帮助,现任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外资企业新联会会长、该市一台资企业总经理王乾频频“点赞”。该企业是台商独资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水处理领域的产品研发与技术整合,产品远销6大洲64个国家和地区。

“最初我们对本地市场的产业布局、配套资源都比较陌生,就像隔着一层‘玻璃门’,看得见机会却摸不着门路。”王乾回忆道,是统战部门组织外资企业新联会主动带着我们跑园区、访企业,一场场对接会帮我们精准找到“合伙人”。

在其打造的“同心智汇”工作品牌引领下,平湖以外资企业新联会为平台,结合“政策解码+服务赋能”,将统一战线凝聚人心的优势转化为集聚人才、技术与资本的优势,激活产业链协同效应。

食品、服装、汽车零部件……眼下在平湖,一条工业旅游展销带既能参观智能生产线、又能直接试用外资企业产品,吸引着各地企业家。

2025年来,平湖市委统战部结合传统工业,串联尼得科集团、日清食品、川源等外资企业新联会会员单位,打造集观光、体验、科普于一体的展销平台,开创产业展示与招商引资“双轨并行”加速模式。

把外资企业当“自家人”的温暖,正是企业家愿意深耕平湖、持续加码投资的底气。2024年,平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引进外资项目15个,形成“三个超”突破:总投资额超5亿美元,超亿美元项目1个,项目落地周期平均缩短超30%。

“接下来,我们将着力构建‘三级管理+专业协同’的外资企业新联会立体化架构。以新联会为核心,通过设立培训组、产业整合组、活动组、社情民意组、宣传组5个专业工作组,完善‘需求调研-精细服务-成效评估’闭环式服务机制,全面提升会员能力。”王乾说。(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