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关税炸弹”,炸的是美国自己?|今日买特马 国际识局
中新网1月10日电(郑云天) 美国生产的“关税炸弹”要来了,需要躲避“轰炸”的却是美国人自己?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提出,如果他当选,上任后将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至20%的关税、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60%的关税。
当选总统后,特朗普又声称,将在“上任第一天”对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所有商品征收25%的关税,并对中国商品额外征收10%的关税。
在第一个总统任期内,特朗普及其政府发动了贸易战,如今,第二任期还没开始,他又准备向世界贸易市场投下“关税炸弹”。
可是,一旦这枚“炸弹”向世界引爆,美国自己能独善其身吗?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国民众。
首先“被炸的”,就是美国的通胀率。
有分析认为,共和党之所以能在2024年大选中获胜,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民主党籍的总统拜登执政期间通胀高企,民众生活成本增加,民怨随之沸腾。
如果美国新政府真的推行加征关税政策,那么进出口企业就必须在缴纳了高额关税后,才能让商品进入美国市场。如此一来,这些企业必然不会按原来的价格出售商品,一定会通过涨价来弥补关税带来的损失。
进口商品大幅涨价,只会造成美国的通胀率继续攀升。美国彼得森研究所就预测称,到2026年左右,美国通胀率将有可能上升6%。
其次“被炸的”,会是美国的就业。
美国保守派支持者和网红在为新政府关税主张辩护时,很喜欢说一句话,那就是关税将鼓励外国企业在美国本土建厂,让所谓“制造业回流”的大梦成真。
然而,现实可能比他们的理想要“骨感”得多。
考虑到美国的高工资水平,以及制造业配套设施不完善,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大量部署在美国建厂。
而关税造成的进口产品价格上涨,则会给供应链造成更大压力,许多依赖进口商品进行加工的企业就存在裁员和倒闭的可能。届时,就业问题将雪上加霜。
据美国媒体报道,有一家生产自行车的美国中小企业,就因关税政策深陷困境。由于美国政府连年针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导致该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不得不裁员和要求员工休无薪假。
还可能“被炸的”,将是美国新一届政府。
拜登政府前期一系列“放水”之举,尽管在后期推高了通胀,但确实有刺激经济的效果,提振了部分就业。
但就业与通胀问题交织,并没有给选民带来良好体验,民众生活压力未得到有效缓解,这使得民主党在大选中面临民意的“审判”,最终在选举中落败。
可是,美国共和党新政府的关税政策,也极有可能引发失业与通胀并发的棘手问题。在这样的状况下,美国民众又将如何用手中的选票对他们进行“审判”呢?
要知道,2026年年底,美国将迎来中期选举,一方面,参议院的改选地图有利于民主党,另一方面,共和党在众议院的优势也只有5席。
另外,美国的国际声誉也将遭受重创。虽然历届美国政府的种种行径早已让其国际形象大打折扣,如今更将所剩无几。特别是近年来奉行的“美国优先”单边主义,严重冲击了全球贸易秩序的公平根基,引发了国际社会诸多不满。
尤其这次美国新政府上台前,特朗普就扬言对墨西哥和加拿大进“行关税惩罚”,原因也不是这两个国家对美国有不公平的贸易行为,而是针对毒品和非法移民等非贸易问题的报复,令人咋舌。
美国准备向世界投下“关税炸弹”,并且站在一旁自我感觉良好,殊不知,“这枚炸弹”最终很有可能落到自己头上。
去年日本在华新设外资企业888家,同比增长7.3%,是中国第三大外资来源国。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调查显示,90%的日企希望扩大在华业务或维持现状。中国日本商会对1700家会员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88%的日本企业仍将中国视为重要市场。近五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收益率约9%,而日本企业2022年这一数据达到18%。对日本企业而言,中国市场回报率远高于其他市场。
中国经济的底气来自于多个方面。一是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有超大规模市场,中国人口达14亿,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到8亿人,消费需求广阔且增长潜力巨大。三是有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对中国经济保持强劲内生动力发挥重要作用。四是有大量高素质劳动力。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向“人才红利”提升,人才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数均居全球首位,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每年1000多万大学生走入社会,这些都是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五是绿色转型卓有成效,中国过去10年以年均3%的能源消耗增速支持了6.6%的经济增长,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绿色经济”已不是赔钱经济,而已成为新的增长源。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加至约40万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二,2023年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92.1万件。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自今年1月份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部署以来,各地和相关金融机构迅速行动。住建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月28日,全国31个省份276个城市已建立城市融资协调机制,共提出房地产项目约6000个,商业银行快速进行项目筛选,审批通过贷款超2000亿元。